治好水 重塑水韻仙桃
2024年12月28日,2024中國地理標志農產品(水產)區域公用品牌聲譽榜單公布,“仙桃黃鱔”上榜百強。此前,農業農村部公布了82個2024年農業品牌精品培育名單,“仙桃黃鱔”名列其中。
這不僅是衡量“仙桃黃鱔”品牌影響力的權威“標尺”,更是市場認可、食客“口碑”。歲末年初,黃鱔銷售迎來“開門紅”——養殖戶“鏈”上“仙鱔鏈”平臺,鮮活的黃鱔“云上游”,優價直供北京、成都、杭州、太原等城市高端餐飲市場。
仙桃水網密布,全域富硒,天賜好水土孕育出的黃鱔獨具“大黃斑”標識,在業界有“水中野山參”美譽。
養鱔先治水,好水養好鱔,好鱔出好價,這是一代代仙桃人植根于內心的理念。近年來,仙桃把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壯大黃鱔產業的基礎性工程,一灣碧水滋養出更具活力的富民產業。
水,是黃鱔產業的命門,更是仙桃發展的命脈。
仙桃位于古云夢澤,擁有3條省級河流206公里,33條市級河流805公里,324條鎮級河流1605公里。從城市到村莊,水這一關鍵因素,決定著仙桃的生產生活方式。
立足市情,以水為綱。仙桃明確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全省二級流域漢江下游片區的基礎上,仙桃劃分通順河流域、東荊河流域、洪北流域3個三級流域,進一步細分為通北流域、排湖流域、沙湖流域、時合垸流域、洪北流域、東荊河流域6個四級流域片區,分區分類建立并落實管控清單,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四水”共治,著力建設現代化水鄉田園城市、國家現代水網先導區。
為更好作答治水這道“必答題”,仙桃創新性地推進小流域單元系統治理,穩步推進20個流域單元系統治理,打造“洛江花溪”平原水網流域治理樣板。
2024年3月,“示范之作”開篇——聚焦“生態優、產業強、百姓富、村莊美、治理好”,仙桃以通順河、洛江河、建堤直渠、北干渠4條小河流圍起的39.48平方公里流域單元為核心區域,推進洛江河流域單元系統治理。
總投資7.6億元,生態修復類、都市田園類、三產融合類、村莊建設類、基礎設施類、社會治理類等55個民生項目上馬開工。
在袁市村、老里仁口村,家門口的那條河流淌出綠色發展的新歌謠。洛江河變了,水系連通,兩岸變美,一灣清靈水映照出一道道風景線;老街熱鬧了,道路拉通,人來人往,村里開起串串店、包子鋪、刨湯館;能人回來了,蓋民宿,搞直播,園藝花卉、共享菜園、休閑采摘多起來……
治一方水土、興一方產業、富一方家園,仙桃推動實現從“保護”到“保護和發展相結合”、再到“保護就是發展”三重境界的躍升,走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之路。
變“生態好水”為“經濟活水”。仙桃以優良水質導入優質產業,加快建設沿漢江富硒產業示范帶、沿215省道黃鱔產業示范帶、沿東荊河現代農業示范帶,聚焦一條黃鱔、一粒香米,發展“稻鱔蝦”綠色種養模式,打造連片成塊的“噸糧田”“萬元田”;藕帶、蓮蓬、蓮藕、菱角、睡蓮、茭白等水生蔬菜產業方興未艾,成為群眾致富增收的“看家”產業。
一灣碧水,滋養了魚米產業,更孕育出水上賽事、文旅項目等“接二連三”的無限精彩。
靜靜的排湖熱鬧起來。經過系統治理后,百里排湖重現“水下森林”,仙桃連續兩年承辦中國龍舟公開賽(湖北·仙桃站)賽事。排湖迎來旅游熱,湖畔的密塘漁村人氣漸漲,小漁村化身網紅景區,漁民們吃上了“生態飯”。深度打造“水美仙桃”品牌,建設大垸子、沙湖泵站、排湖泵站水利風景區,培育“水境”“水趣”“水事”“水居”等水旅融合業態。
水興仙桃,水亦美仙桃。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綱,仙桃一片小流域成為一灣清靈水、一道風景線、一條產業帶,不斷刷新生態顏值、煥新生產價值、提高生活幸福值。(文/記者 胡純波)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