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兩千億,仙桃為什么敢?
我市按照現代化水鄉田園市、生態型健康濱水城定位,蹄疾步穩走好“主城區+特色鎮”城鄉融合之路,積極為全省美麗城市建設作示范、當標桿。圖為風景宜人的南城新區。攝影 記者 晴霄
聚焦新定位,錨定新目標,發起新沖鋒,拼出新業績。
作為湖北首個千億縣,仙桃旗幟鮮明地提出,聚力建支點、奮進兩千億、勇當排頭兵。
從“1000億擴容”到“2000億雄心”,仙桃為什么敢?憑什么能?
站上新臺階,承載新期望
百強進位,千億擴容,仙桃再次“奮力一跳”。
2024年,仙桃GDP突破1100億元大關,達到1125.13億元,實現百億增量目標。
繼2022年在全省縣域率先邁進“千億俱樂部”后,仙桃保持旺盛“城市生長力”,站上發展新臺階。
何謂新臺階?
是使命之新、機遇之新。
乙巳蛇年開工第一天,全省“新春第一會”對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建立健全武漢、襄陽、宜昌‘金三角’協同發展機制”、“推進百強縣進位、千億縣擴容”。
仙桃作為全國縣域百強榜單“湖北方陣”的排頭兵,地處“金三角”重要節點,為支點建設貢獻更大縣域力量,承載著殷殷期望,必須知重負重、擔責而行,必須有舍我其誰、當仁不讓的使命感和自信心。
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既要在大局下審視,更要在大局下行動。
仙桃提出,堅持跳出湖北看仙桃、立足中部謀仙桃,在全國百強爭先進位、中部百強爭當標桿、全省縣域站穩排頭,堅決落實“快于好于優于強于同類地區”要求,力爭今年 GDP增長7%、突破1200億元,在全省率先挺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并持續進位,經濟總量加速沖刺2000億。
奮進兩千億,是基于仙桃持續積累的各類優勢、不斷鞏固的發展態勢、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動力迸發的奮進勝勢,從而給出的合理性、可預判增長目標。
仙桃是體操之鄉、冠軍之城,“跳起摘桃”的爭先基因已植入城市發展血脈。
金牌的底色,是拼搏、奮斗,是追趕、超越。城市發展也是如此,有人想“衛冕”,有人想“奪牌”,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就是賽場最美的姿態。
從全國來看,前有標兵“守擂臺”。今年昆山“新春第一會”提出跳出縣域思維,敢于在更大的坐標系中與更強的對手比拼較量。仙桃要打造“湖北的昆山”,向著挺進五十強,甚至更高目標前進,一路都是強者、佼佼者,每提升一個位次都是一次“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拼殺,都需要我們拿出“不居第一不罷休”的決心。
從全省來看,后有追兵“打擂臺”。就當前各地披露的數據看,全省各縣域發展“百舸爭流”,宜都、潛江、大冶、枝江、漢川強勢沖擊湖北第二座千億大縣。持續守住排頭、舞活龍頭,仙桃必須保持“位居第一不止步”的韌勁。
穩居湖北縣域首強,“小馬快跑”的發展自覺已成為全市上下統一基調。
保持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性,仙桃多年來一直按照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同類地區”來加壓奮進。自2001年 GDP首次突破100億元,到2017年至2022年,先后跨越700億元、800億元、900億元、1000億元4個關口。
立足千億再出發,2024年是仙桃 GDP單年增量最多的一年,成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
城市規模能級的不斷突破,不僅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跨越,更是仙桃持續領先領跑的實力支撐。
為加快建成支點貢獻更大作為,按照“一年開新局、五年大變化、十年結碩果”的步驟,在全省縣域率先“奮進兩千億”,仙桃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氣有決心。
敢與強的比、敢與快的賽,仙桃將整體提升發展能級、發展速度、發展質效、發展后勁——堅持產業第一、項目為王,加快建設實力仙桃;堅持創新驅動、改革推動,加快建設活力仙桃;堅持登高望遠、抬高標桿,加快建設開放仙桃;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賦能,加快建設文化仙桃;堅持以水為脈、以綠為底,加快建設美麗仙桃。
筑牢支點之基,加快產業倍增
產業是支點之基。全省“新春第一會”明確提出,大力實施產業倍增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產業競爭力。
對應找方向,對標抓落實。仙桃聚焦聚力產業第一、項目為王,提出實施產業倍增行動,加快構建充分體現仙桃特色優勢、呈現系統性競爭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現代紡織服裝、智能智造及電子信息、食品及生物醫藥主導產業,以及低空經濟、低碳經濟未來產業,推進“3+2”產業擴量提質增效,為“奮進兩千億”夯基固本。
仙桃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招商引資史。對仙桃來說,加快產業倍增,招商引資是“源頭活水”,項目建設是“鋼筋骨架”。
以大招商引進大項目、推動大開放、促進大發展,仙桃持之以恒招大引強、培優壯強,以第一力度抓實招商引資“一號工程”。
聚力招大引強,既要“頭雁領飛”,又要“群雁競飛”。
高規格召開招商引資工作大會,聘任10名企業家為招商大使,推行“首席服務官”制度,明確各地黨政主職為首席服務官,全面掀起新一輪大抓招商、大抓項目熱潮。
持續打好沔商牌、小米牌、臺商牌,開展產業集群、產業鏈條、產業生態招商,加快推進楚商、沔商產業回歸、資本回流、項目回投、總部回遷、人才回鄉。
每年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滾動技改億元以上項目100個,新增“四上”企業100家,加快形成“大項目頂天立地、支撐引領,小項目鋪天蓋地、集群發展”的生動局面。
聚力培優壯強,重點項目擴規裂變,二期三期現象蔚然成景。
健鼎電子一、二、三廠連續投產,產值突破50億元,居全球 PCB產業第八名;東南佳6次追加項目投資、一廠變七廠,產值連年翻番;旺旺扎根仙桃20余年,一廠變八廠,并著手興建九廠,年產值從500萬元增加到10億元……
推進“金龍”“金鳳”工程,持續推進骨干企業擴規裂變,大力實施制造業智改數轉提質,仙桃提出,力爭技改億元以上項目100個,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0家,培育產值過50億元龍頭企業2家、過20億元企業8家。
向新而行、向高而攀,加速產業轉型升級,仙桃步履鏗鏘。
以“智”賦能,摩擦一號投資20億元興建三廠,引進國際頂級全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實現工人減一半、產能翻一番,剎車系列產品95%出口歐美。
逐新提質,小米生態鏈企業漢米科技向新質生產力要動能,加快產品升級、產業轉型,訂單火爆、排滿全年,產值有望倍增。
產業倍增既是經濟增長的“量變”,更是發展模式的“質變”。仙桃加快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推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在重點領域聚勢突破,實現經濟從“要素驅動”向“效能驅動”躍遷,奮力跑出產業倍增的“速度與激情”。
突出延鏈補鏈,推動產業從“點的突破”到“鏈的協同”再到“群的躍升”。
引進旺旺集團,催生食品產業爆發式發展,龍頭效應和“頭雁效應”先后引來真巧、中糧米業、米老頭、賢哥食品等知名企業聚集仙桃;
恒天嘉華、新發塑料等骨干企業相繼擴規,十月結晶、格茲萊芙等行業龍頭扎堆落戶,“中國非織造布產業名城”問鼎世界級產業集群;
作為“鏈主”企業,湖北鼎龍發揮“主引擎”作用,牽引產業園在新材料賽道上奮力奔跑;頭部企業弘景光電落戶仙桃,引領國內優質光電企業陸續向光電產業園聚集,上演“糖葫蘆效應”……
串珠成鏈、集鏈成群,仙桃深入推進非織造布、紡織服裝、食品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業一策”壯大智能智造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突破發展低空經濟、低碳經濟等未來產業,力爭規上工業總產值盡快突破1000億元,力爭2030年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分別達到1000億、500億、500億。
區域聯動發展,城鄉雙向奔赴
在新一輪比拼中脫穎而出,全面提升城市的經濟集聚度、區域協同性和整體競爭力,區域聯動發展勢在必行。
對標全省“新春第一會”部署的區域聯動戰略,仙桃提出,建設全省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打造江漢平原新時代“魚米之鄉”樣板。
按照現代化水鄉田園市、生態型健康濱水城定位,仙桃蹄疾步穩走好“主城區+特色鎮”城鄉融合之路,積極為全省美麗城市建設作示范、當標桿。
看城區,堅持以發展規劃和功能定位引領空間布局,匠心塑造城市空間形態和精致活力單元。
讓城市主干道暢起來、“微循環”通起來,以滬渝高速仙桃段改擴建等項目為牽引,完善“八橫九縱”路網格局,拉開城市骨架。
聚焦提升城市品質,以“控改補建”升級濱江街區、濱河社區、濱湖新區,城市發展活力更足、韌性更強。
城東高鐵站城市門戶、城南奇美湖城市客廳、城西洛江河城市庭院、城北沿漢江城市記憶、城中漢宜高速城市綠廊,一個個精致公共空間煥新升級,賡續的是城市文脈,提升的是幸福指數。
鄉鎮,一頭連接城市、一頭連接鄉村,是城鄉融合的關鍵節點。
以產業為紐帶,仙桃大力發展鎮域經濟,持續推進全國千強鎮擴容、全省百強鎮進位,加快形成中心鎮引領、重點鎮支撐、特色鎮競相發展的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雁陣,推動城鄉雙向奔赴。
在一塊布上織出新花樣,彭場非織造布小鎮錨定“打造湖北第一鎮”目標,扛起仙桃市域副中心、雙擎支撐、三級驅動的發展使命,以供應鏈思維、創新鏈激活以及價值鏈釋放,多措并舉培育非織造業新質生產力,致力打造鏈接資源降本增效,鏈動市場抱團共享以及鏈成體系轉型升級的新發展格局。
從“裁縫之鄉”到“女褲之都”,毛嘴女褲小鎮的華麗蛻變,釋放出產教“雙吸引”、城鎮“雙帶動”的積極效應,以休閑女褲為代表作,毛嘴服裝產業已然與廣州牛仔女褲和浙江義烏美體女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小小一條鱔,在張溝鎮游得“風生水起”——全國最大的黃鱔產地貿易市場在張溝,全國黃鱔價格指數發布在張溝,全國最優的黃鱔苗種繁育技術推廣落地在張溝。站在產業發展新賽道,張溝黃鱔小鎮,從“體量優勢”向“質量優勢”大步進軍,上演好戲連臺、“接二連三”的精彩跨步。
西流河荷鱔小鎮、長埫口果蔬小鎮、沙湖生態小鎮、胡場特碳小鎮、三伏潭職業裝小鎮、郭河水產小鎮、沔城文旅小鎮……一批資源要素各不相同、產業發展各具特色的小鎮崛起壯大,激活滿滿“鎮”能量。
城鄉融合發展,根基在鄉村。
一個城郊村,究竟有多浪漫?走進“洛江花溪”杜湖街道老里仁口村,只見牌坊上的烏篷船花團錦簇,彩繪農墻蓮葉田田,柏油路上“落英”繽紛,呈愛心造型的河塘波光粼粼,連電線桿也披上五彩衣。
活水活業活鄉村,干河街道袁市村重現“沔陽小漢口”,水系連通,兩岸變美,一灣清靈水映照出一道道風景線;道路拉通,人來人往,村里開起串串香店、包子鋪、刨湯館、養生館。
張溝鎮先鋒村富口袋更富腦袋,開創了新時代“家和萬事興”的成功實踐;排湖旅游度假區密塘漁村吃旅游飯、生態飯,成為知名網紅村;鄭場鎮漁泛村復活鄉愁,千年古村持續煥新……
特色產業欣欣向榮,幸福生活蒸蒸日上,更多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正迎著春風蝶變。
緊扣高質量這個關鍵詞,聚焦“一條魚、一粒米、一朵花、一顆芯”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推動“仙桃黃鱔”“江漢大米·仙桃香米”等區域公用品牌提質增效,帶動興業強村美景富民。
緊扣一體化這個關鍵詞,不斷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加快推進公交、供水、供氣、污水處理、垃圾治理、快遞物流、公共服務設施延伸到村組,統籌建設清潔家園、清正家風、幸福家業,營造文明新風、建設善治之城。
發展的腳步往往厚重而鏗鏘有力,但發展的質感應是溫暖而觸動人心。仙桃城鄉大地,人文生態、自然生態、產業生態正加速協同、融合共進。
干則一流,干則必成!聚力建支點、奮進兩千億、勇當排頭兵,仙桃的更好未來可望可及!(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尹立群 胡純波 李輝 張鈺)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