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又聞機杼聲——蘇州寶坤高效盤活湖北邁亞的故事
紗輪飛轉,機器轟鳴,工人忙碌……4月22日上午,位于龍華山街道的寶坤耀達紡織科技公司,精紡車間主任雷玉新在粗紗、細紗兩個車間來回穿梭、巡檢,開展生產調度。
雷玉新是原湖北邁亞仙桃呢絨廠老員工,有近30年工齡。3個月前,被邀回工廠上班。雖然換了東家,他的職位還是車間主任,享受五險、工作餐、假期等福利待遇。
時隔2年返崗,車間熟悉的氣味和機器聲,讓他高興不已,直言“像做夢一樣”。上個月,扣除各類保險費用,他領到6500元工資。
雷玉新20歲就在呢絨廠工作,一步步從學徒做到車間主任,這里每一臺機器、每一道生產工序,他再熟悉不過。
“這是混條機,負責將羊毛和錦綸兩種不同顏色和原料的毛條,按照一定的配比進行合并、牽伸。”
“從毛條到粗紗要經歷10道工序,而粗紗生產為成紗要走完細紗、絡筒、并線、捻線等工藝流程。”
雷玉新領著記者挨個車間參觀。這個沉睡2年之久的老廠房,正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同樣覺得不可思議的,還有成品車間班長程沖。
程沖在呢絨廠工作10年,接到寶坤耀達公司拋來的“橄欖枝”,她驚喜萬分:“廠子變化很大,設備更新了,管理更規范了,最重要的是大家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集紡、織、染、整配套能力于一體的高檔呢絨面料廠商,湖北邁亞有過輝煌的過去,一度成就過享譽業界的“仙桃”面料常青品牌——“仙桃”牌高檔精毛紡呢絨面料,連續多年入圍“中國流行面料”,兩次榮獲“中國名牌”產品殊榮。2000年,湖北邁亞在深交所上市,曾經是仙桃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
邁亞曾經有多受歡迎?用雷玉新的話說,好多仙桃人就以在這里上班為榮,擠破頭往廠里鉆,“最高峰有逾千名工人。”
雷玉新回憶說,2005年以后,隨著市場訂單銳減,廠里年年虧損。
2022年底,呢絨廠全面停產,工人們各奔東西,自找門路。
雷玉新背井離鄉,在深圳東莞一家包裝廠做起普工。程沖一門心思做起陪讀媽媽,陪伴孩子度過關鍵的高中時光。他們都期待著,這里有朝一日能重現生機。
盤活閑置資產是穩增長、防風險、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現實抓手。曾經的湖北邁亞也幾經重組,但總未能走出困境。近年來,龍華山街道一直在謀劃,將盤活邁亞作為重要課題,千方百計尋求破解之策。
2024年,情況出現轉機。得知蘇州寶坤耀達公司有盤活意向,街道主要領導4次上門拜訪、5次座談磋商,破解湖北邁亞舊廠區核心問題。對企業提出的20多條復工問題“掛牌督辦”,促成蘇州寶坤以5.7億元投資盤活湖北邁亞。
同為紡織企業的蘇州寶坤耀達,涵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高端紗線、面料及成衣的全產業鏈。主要生產高端山羊絨、羊駝、馬海等天然蛋白質纖維等,與CHANEL、JUBY、ZARA、LEVI‘S等30多家知名服裝品牌建立合作。
寶坤耀達紡織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趙偉華說,今年1月8日公司正式進駐時,廠區內雜草叢生、垃圾遍地,環衛部門僅花費一個星期幫忙清理干凈;勞動就業部門提供點對點招聘服務,幫忙招工20人;企業大事小事,街道“紅色代跑團”隨叫隨到,優良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如沐春風。
3月15日,寶坤耀達公司前紡、后紡、織布車間全面復工,創造了60多天從入駐到投產的“龍華山速度”。
廠房維修、車間改造、設備煥新……廢棄廠房又傳來隆隆的機器轟鳴聲。“復工兩個月累計完成近50噸紗線生產量,預計7、8月份恢復全部產能,年營收有望突破2億元。”趙偉華說。
盤活“沉睡”資源,實現了閑置機器舊齒輪、穩定增收“薪”齒輪雙驅動。目前,寶坤耀達復工已帶動本地120人就業,其中返崗的老員工占比達四成,像雷玉新、程沖這樣的中層干部有6人。(仙桃日報全媒記者 鄧一凡)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