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魁:共同繪就“綠滿、綠美、綠富”的美麗仙桃
春回大地,草長鶯飛,正是植樹造林的大好時節。日前,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發布全民義務植樹倡議書,號召全體市民踴躍植樹造林,爭做綠色理念的“傳播者”、植樹造林的“行動者”、生態文明的“守護者”、創新植綠的“開拓者”。
栽下一片新綠,弘揚的是植樹造林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植樹造林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每一個公民的法定義務。近年來,我市圍繞美麗仙桃建設工作目標,制定綠美仙桃三年提升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科學開展綠化美化,擴大綠化覆蓋面,提升綠化質量,促進城鄉人居環境大整治、大提升。但綠化仙桃不僅僅是林業部門一家的事情,作為一名普通市民,我們也有義務積極參與國土綠化行動,爭當“綠滿仙桃”行動的參與者、踐行者、宣傳者,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我們要在房前屋后栽下樹苗,實現開門見綠,開窗見綠,為美麗仙桃增添綠的風采。碧水藍天,人人共享;綠化仙桃,人人有責!
栽下一片新綠,彰顯的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任何工作都要以人為本,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發展的“紅利”。評判一個城市是否宜居,要看人民群眾是否享受到綠化成果,是否與美好環境融為一體。目前,我市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景”的原則,因地制宜開展村莊綠化,重點推進“五邊”“四旁”綠化美化,打造“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美麗鄉村新格局。2025年,我市還將依托鎮村特色景觀稟賦,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按照“一條綠化景觀路、一處鄉村休閑綠地、一個庭院綠化示范點、一片生態景觀林”的標準,通過三年持續行動,在全市打造100個推窗見綠、出門見景、記得住鄉愁的綠美萬樹村,這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栽下一片新綠,喚醒的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傳統美德。仙桃地處江漢平原腹地,與眾多森林覆蓋率達50%以上的山區城市相比,綠化差距較大。這其中的原因有多種,既包括自然稟賦方面的先天不足,也有歷史遺留問題和發展上的“短板”原因。眾所周知,生態建設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連著一任干,持之以恒地“栽”下去。每一抹新綠都是對未來的承諾!只有發揚“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秉承“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人人出力,個個盡責,全域植綠,全民護綠,日積月累,我市大地的綠色就會不斷多起來,我市的市容市貌就會不斷美起來,人民的生活質量就會不斷高起來。
纖纖不絕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讓我們積極響應市林業事業發展中心的號召,積極主動植樹造林,栽下一片新綠,共建大美仙桃,擦亮綠化底色,答好生態“答卷”,用行動播種希望,用汗水澆灌夢想,共同繪就“綠滿、綠美、綠富”的美麗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