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队现在叫什么_nba戈贝尔_国际友谊赛赛程表_巴西足球巨星 - 胜负彩最新

首頁 > 襄河時評

張俊:悠悠萬事 民生為大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11日 來源:仙桃周刊

  近日,市委書記孫道軍調研教育醫療養老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系列重要論述,始終牢記民生為大、民生為本,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做好民生工作,推動民生改善和經濟發展有效對接、相得益彰,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去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市民生支出占比達80%以上,持續做好“戶戶走到、強村富民、安幼養老、強基固本”四項重點工作和“五位一圈兩道兩園”民生實事,教聯體、醫共體擴優提質,統籌推進發展與安全,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要時刻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用心用情用力把年初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交出更有溫度、更有質感的民生答卷。

  把握民生需求的“精度”,破除供需矛盾。辦好民生實事,首要在于精準識別群眾需求。當前一些地方仍存在“政府端菜”與“群眾點菜”脫節的現象:投入巨資建設的民生工程淪為“打卡景觀”,精心設計的服務項目遭遇“叫好不叫座”。群眾關切當有呼必應。黨員干部要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深入扎實開展“戶戶走到”,多到街頭巷尾、田間地頭、企業車間,把民情摸實、把問題理清、把癥結找準,精準問需方能對癥施策,讓群眾認可。

  提升民生服務的“溫度”,解決急難愁盼。成都針對“一老一小”服務難題,推出“喘息服務”幫助失能老人家庭;不少地方還推行“錯時共享停車”模式,盤活成千上萬個閑置車位。這些“小而美”的民生工程證明,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往往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壯舉,更需要細致入微的關懷。要以每年辦的民生實事為抓手,圍繞打好重點民生保障仗,全力辦好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實事,抓好群眾關心關注的“崗位、學位、床位、車位”等問題,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固化民生保障的“制度”,確保常態長效。民生建設不能止于“年終答卷”,更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制度體系。比如有的地方創新“民生政策評估制度”,對實施的民生項目開展“回頭看”,確保民生工作長期見效。要對已完成的項目鞏固提升再加強,對新增待辦的項目抓好項目論證分析,全面統籌、上下聯動,全程強化保障,全過程跟進、全方位服務、全要素保障、全社會參與,全力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見效,確保干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好一件。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聞圖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