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队现在叫什么_nba戈贝尔_国际友谊赛赛程表_巴西足球巨星 - 胜负彩最新

首頁 > 仙桃本地專題 > 奔跑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工作動態

我市培育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發布時間:2023年05月09日 來源:仙桃日報

原標題:我市培育壯大農業經營主體,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以完善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強信心多增收

  “今年合作社擴增了3000畝稻蝦基地,十多天前開始陸續投放蝦苗,年產值有望突破1.5億元。”

  5月8日,剅河鎮千橋村千畝稻蝦養殖基地,仙桃市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90后”農人陳樹信心滿滿。

  陳樹的信心來自于完善的服務。祥宇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從事農作物種植、水產養殖等。近年來,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擁有社員102人,建成富硒稻蝦連作基地1.8萬畝。

  此外,合作社還購置全套機械設備、農用無人機,組建了飛防隊伍,不僅滿足社員需求,還對外提供服務。

  “我們賣出的小龍蝦都是‘大青’,個頭大、質量優,很搶手。”陳樹笑著說,基地小龍蝦直供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拙味龍蝦王連鎖店,高峰時每月供貨達2000萬元,每斤價格比農戶自售高近3元。

  開旋耕機、飛無人機、種水草、捕撈小龍蝦……祥宇合作社可提供勞動就業崗位310個,每天工錢150元以上,并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周邊570戶農戶年增收1萬元以上。

  2020年,祥宇獲“中國小龍蝦十強種養殖合作社(企業)”,去年又獲評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我市始終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中心任務,以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為重點,健全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推動農業高質高效、農民富裕富足、農村宜居宜業。

  截至目前,全市發展重點農業經營主體達到4573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01家,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4個,省級休閑農業重點園區4個。

  2022年,全市新評定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9家;農產品加工產值349.6億元,增長8.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20元,增長8.9%,增幅居全省首位。

  黃鱔是仙桃農業第一產業。我市“精養一條魚”,聚焦打造黃鱔全產業鏈,集聚了種苗繁育、網箱養殖、稻鱔共作、生產加工、飼料魚藥、冷鏈物流、交易市場等100多家市場主體,培育出楚漁鑫、允泰坊等7家省級龍頭企業,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過50億元。

  作為著名魚米之鄉,“仙桃香米”是仙桃鮮明的靚麗名片。圍繞育好“一粒米”,我市大力推廣“水稻+”高效種養體系,新發展“稻鱔共育”“稻鱔菇”“再生稻”等高效模式15萬畝,以“六統一”模式發展水稻訂單面積60萬畝,基地農戶畝均增收300多元以上。

  “這臺東方紅旋耕機最大馬力200匹,一天可耕300多畝地,全市不到10臺。”位于楊林尾鎮的眾鑫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世堯指著正發出轟鳴聲的旋耕機,一臉笑容。

  眾鑫主要從事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作業、流轉土地經營,擁有各類農機120多臺,合作社社員多達128人,農機手平均每年最高可掙10萬元。

  “把地托管在合作社成本低,比我自己種掙得多。”楊林尾鎮楊洲村村民楊義,去年將30多畝地托管給眾鑫合作社,純收入近4萬元。

  “以前地分散,耕種時間不統一,成本較高。”在沙湖原種場,犇野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蔣川致力于整村推進,充分利用村里邊角地,統一時間耕種,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每畝地可使農民增收200元。(記者 李輝)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聞圖片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