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猫队现在叫什么_nba戈贝尔_国际友谊赛赛程表_巴西足球巨星 - 胜负彩最新

首頁 > 2025年仙桃新聞

仙桃農商銀行:金融活水澆灌,仙桃黃鱔“越游越歡”

發布時間:2025年04月29日 來源:仙桃日報

  4月24日,在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車間里機器轉得歡、直播間主播撈起活蹦亂跳的大黃鱔拉近鏡頭嫻熟講解……

  “全國各地的訂單一直爆滿,節假日我們都不能休息。”公司總經理楊克勤微笑著告訴記者,從2021年第一筆200萬元貸款開始,仙桃農商行始終以雪中送炭式的金融助力,讓公司更有底氣潛心開展技術攻關、完善生產工藝,將黃鱔從初加工向深加工拓展。楊克勤說,“多虧了仙桃農商行的支持,公司現在產銷兩旺,進入了良性循環。”

  允泰坊是仙桃農商行支持全市黃鱔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中國黃鱔之都”,仙桃30年深耕一方塘、精養一條魚,全市黃鱔養殖面積達25萬畝,占湖北省總量的46.7%,年產量超10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21%,實現全國每5條黃鱔,就有1條來自仙桃。2024年仙桃黃鱔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區域公用品牌價值226.71億元。

  在“仙桃黃鱔”的發展版圖中,仙桃農商行始終將“金融支持黃鱔養殖業和黃鱔產業鏈工程”擺在服務鄉村振興突出位置,積極對接地方黨委、政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整鏈授信”為抓手,從為黃鱔產業提供養殖網箱的鑫農繩網、生產飼料的嘉康生物,到育種的張溝鱔業公司、規模養殖的洪勝水產,以及生產加工的允泰坊、收購運輸的強農食品,還有進行黃鱔交易的中和農產品市場、先鋒黃鱔大市場,支持黃鱔產業從單打獨斗的“個體養殖”到抱團發展的“鏈式集群”,助力“仙桃黃鱔”湖北區域公用品牌叫得更響、“中國黃鱔之都”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截至目前,仙桃農商行累計向黃鱔全產業鏈發放貸款1950筆、金額3.5億元,其中向黃鱔產業重點企業發放貸款36筆、金額1.17億元;向黃鱔養殖農戶發放貸款1260筆、金額1.28億元。

聚焦善作“鱔”成,助力人工繁育苗種“從1到N”

  人間四月,春光正好。在位于剅河鎮余腦村的仙桃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基地上,5萬口仿生態黃鱔繁育網箱星羅棋布,幾十名工人穿梭其中,圍繞黃鱔育苗工作有序忙碌。

  理事長陳樹告訴記者,祥宇合作社成立10多年來,一直以“定向智慧農業”為主營方向,憑借成熟的“稻鱔蝦”綠色種養和社會化服務模式,將基地逐步擴大至1.8萬畝。去年,合作社開始探索走“校企合作”路子,計劃通過引進專家、新辟養殖基地等方式,發力鱔苗養殖攻關。

  面對資金壓力,幾位理事有點犯怵。正在這時,仙桃農商行走訪專班上門問需,得知祥宇困境,立即開啟“綠色通道”。僅用兩周時間,為合作社成功發放200萬元“農擔貸”。金融活水,激起了黃鱔育苗的又一次“脈動”。目前,祥宇合作社的鱔苗養殖開局良好,今年育苗有望突破6000萬尾,合作社綜合產值預計可達2.5億元。

  “要不是農商行的及時支持,我們可能還不敢邁出這一步。”陳樹感慨,如今合作社一邊穩固現有種養板塊,一邊開拓黃鱔育苗新市場,“兩條腿走路,更穩當,路也更寬。”

  眾所周知,苗種問題一直是黃鱔產業的“卡脖子”難題。因為,一般野生鱔苗的成活率不高。

  為全力支持黃鱔繁育量級提升、提檔擴能,仙桃農商行持續加強與財源擔保公司、三農服務中心、省農擔公司、保險公司的溝通合作,創新推出“公司+農戶”“授信+用信”等多種服務模式,加大“農擔貸”“農擔接力貸”等產品的宣傳推廣,盡全力滿足黃鱔產業客戶融資需求。

  截至目前,該行已為張溝鱔業投資有限公司、剅河鎮祥宇種養專業合作社等育苗企業發放貸款500萬元,讓黃鱔育苗企業心無旁騖攻克技術難題,放心大膽提升產量,助力仙桃黃鱔人工繁育苗種實現了“從1到 N”的突破,建成全國最大黃鱔人工繁育基地。2024年苗種繁育量達10.85億尾,較2023年增長294.5%,徹底打破了黃鱔養殖戶對野生苗種依賴。

聚焦多多益“鱔”,助力黃鱔養殖從“一村一鎮”到“全市全面”

  “上門服務,態度好,放款快,我真心為仙桃農商行點贊!”近日,談到銀行對自己的巨大支持,張溝鎮紅旗村養殖戶代保華由衷稱贊。

  代保華之前一直在沿海城市打拼,2018年回村嘗試養鱔。起初靠著原有積蓄,穩步將養殖規模擴大到300畝。2020年,由于市場大幅跌蕩,流動資金困難,代保華急得睡不著覺。“當時也跑了幾家銀行,發現手續繁瑣,并且貸款金額很難達到預期。”正在發愁時,仙桃農商行工作人員來到魚塘邊,面對面問需支招。

  從5年前的首筆40萬元貸款,到現如今每年“循環貸”100萬元,代保華嘗到了金融“撐腰”的甜頭,“辦一次手續,可以連續管3年,而且可以隨借隨還、隨還隨貸,幾分鐘到賬。利息有政府補貼,算下來也不高,蠻好。”代保華說,每次看到銀行工作人員攜帶手提電腦上門,坐在農戶場里、網箱旁,短短半小時就幫著養殖戶把貸款辦好了,他是佩服又感激,“不抽我們一支煙,甚至不喝我們一口水,省了我們好多工夫,更是給足了我們底氣。”

  今年,代保華將魚塘規模擴大到了近600畝,“有農商行的強大支持,我們只需要專心專意把魚養好就行了。”

  代保華是仙桃鱔農的代表。

  仙桃市探索精養“一條魚”,從野生到網箱,再到浮床養殖、稻蝦鱔模式等新型綠色高效模式,從“一村一鎮”到“全市全面”,“仙桃鱔農”入選湖北省十大勞務品牌,全產業鏈吸納就業超7萬人,人均年收入突破10萬元。

  因黃鱔養殖資金需求季節性強,鱔農從銀行直接融資,面臨著缺少有效抵押物、獲取信貸資金支持方式單一且成本很高等諸多難題。仙桃農商行深入貫徹落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構建市行黨委、支部、黨員三級走訪對接機制,組建以“包片領導+部室經理+金融村官”為主的走訪團隊,以“千企萬戶大走訪”“六訪六增”活動為抓手,堅持班子帶頭走訪大戶,部室經理參與攻堅難戶、重點戶,金融村官家家訪到、戶戶走遍,開展“送貸上門”行動,為養殖戶提供“現場辦公+白名單批量授信+‘301’極速辦貸”一站式服務。

  截至目前,該行共走訪張溝鎮、西流河鎮、剅河鎮等黃鱔產業重鎮種養殖戶3765戶、小微企業1345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1123戶,授信5.35億元、用信3.24億元。

  據統計,該行已完成黃鱔產業重鎮21個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共建檔1.6萬戶,預授信9785戶、金額3.75億元,其中“全國養鱔第一村”張溝鎮先鋒村戶均授信超15萬元。

  結合黃鱔養殖戶生產經營活動、資金交易特點規律和日常生活金融需求,該行創新推出“養鱔貸”專屬產品,根據養殖戶的經營年限、養殖網箱規模、黃鱔交易市場的交易信息等情況,為養殖戶匹配貸款額度,信用可貸30萬元,擔保可貸100萬元。與保險公司合作創新推出“鱔保貸”產品,將黃鱔養殖保險的理賠資金納入還款來源,更好滿足黃鱔養殖戶的資金需求。截至目前,累計發放養鱔貸、鱔保貸1761筆,金額1.98億元。

聚焦盡“鱔”盡美,助力從“滿鱔全席”到“即食速食”

  再將鏡頭轉向湖北允泰坊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克勤告訴記者,別看現在的允泰坊前景大好,回望來時路,卻異常艱辛。

  因為他們當時探索做“鱔魚深加工”,屬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大家都知道鱔魚味道鮮美,但它體表遍布黏液且不易捕撈,“深加工”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黃鱔加工產品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我們做得還不夠好!”楊克勤一直在尋找黃鱔更多的美味靈感,致力于讓仙桃黃鱔的美食朋友圈越來越大。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與武漢輕工大學團隊達成合作,逐步掌握液氮鎖鮮技術。

  “探索新的鎖鮮技術,需要更大的生產車間和機器設備,在舉步維艱之際,與仙桃農商行溝通交流了我的大膽想法,沒想到他們非常支持,及時給了我資金幫扶。”楊克勤說,他新建4000平方米生產車間,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將黃鱔從初加工向深加工拓展,開發出多款開袋即食的休閑產品。目前部分產品已經漂洋過海,出口到美國、新西蘭等國家。

  近幾年,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加快研發和推廣黃鱔加工,打造更多黃鱔消費新場景、新業態。仙桃農商行主動與地方政府同頻共振,從發放200萬元支持允泰坊勇闖黃鱔新領域,開展技術攻關,到如今增貸500萬元助力其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合作,不斷解鎖黃鱔美味,推動仙桃黃鱔以更多嶄新業態走向全國各地,甚至海外。截至4月7日,累計為允泰坊、湖北同星食品有限公司等黃鱔加工企業發放貸款7600萬元,讓仙桃黃鱔“游”得更遠、市場更寬。

  金融活水澆灌,賦能產業升級,仙桃農商行將持續打造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仙桃樣板”,不斷推動仙桃黃鱔、服裝加工、無紡布制造、西蘭花種植等全市重點產業鏈發展壯大,在提升服務鄉村全面振興能力和水平、促進特色產業轉型發展的同時,提升自身競爭力,形成與地方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的特色金融服務模式,為“聚力建支點、奮進兩千億、勇當排頭兵”貢獻更大力量。

  •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仙桃網(cnxiantao)、嗨仙桃
(hai_xiantao)官方微信。

新聞圖片

新聞排行